徭薄赋,与民生息,历朝历代都懂,但能做成的没几位。
七分虚处则要看宣传手段,通过官吏、乡绅、富户、秀才各個阶层,将统治者的“仁政”宣传出去,反正老百姓是发不出声音的,还会乖乖听从声音,让三分的行动变为十分的效果。
至于全是真的……
那也有,太少太少了!
除非能做到乡军那般,承诺不纳粮,就真的整整一年,不从被契丹剥削到水深火热的燕云百姓手中,拿一粒米粮,那民心不需要多么煽动,定能自发拥护,不然的话,只能这般虚大于实。
甚至有三分实,方腊都已经是爱民之人,毕竟他在荆湖扎根后,这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确实比宋廷统治时舒服了不少,商旅往来也更加频繁,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,总比有些所谓义军只有一个口号,其他啥都不干来的强。
要知道当年王仙芝和黄巢还有“天补平均”的口号呢,要等贵贱,均贫富,给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结果他们流窜天下,从北杀到南,又从南杀到北,再从北杀到南,如此往复……试问连一个稳定的根据地都没有,怎么实施自己的政治纲领?全靠掠夺分赃么?
最为荒唐的是,黄巢自己入主长安后,他对百姓说“黄王起兵,本为百姓,非如李氏不爱汝曹,汝曹但安居无恐”,听听,黄巢起兵是为了百姓,大伙儿只管安居乐业,不要恐慌。
如果黄巢真的这么做了,改朝换代或许办不到,但肯定不会那么快败亡,结果别说言行如一,真就半点不挨着,当然那个时候,黄巢也有些控制不住手下那支流窜天下的军队了,最终“天补平均”依旧是没有的,百姓血流成河,尸骨如山,倒是可以看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