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可清楚看到。
从敌人的东寨,到精兵旅和白鲁族联军的两座寨堡,距离不到五十里。南下的敌人入黑后出发,此时走了三个时辰夜路,先头部队刚抵达兵家所说的“不归点”。
就是不论往前进或掉头回去,都要走同样远的路。
敌人的殿后军,则离东寨逾十里。
龙鹰的“择肥而噬”,指的正是这个离开有寨垒可依赖做阵地的敌军,现在他们正暴露在龙鹰一方的攻击下。
敌人最致命的破绽是兵力不足。只能勉强控制孔雀河东岸沿高昌古道的制高点,却无力兼顾西岸。
以龙鹰手上的实力,即使正面硬撼,凭一半的联军已足够将这个部队击垮。丹罗度也清楚这个情况,故而先兵逼龙鹰,方便东寨的部队南来。岂知丹罗度的诈敌之计被符太看破,龙鹰因而能采取针对性的战略,先集中力量收拾北面的威胁。
四艘木筏,每筏四人,载着包括龙鹰、风过庭、符太、荒原舞、觅难天、虎义、管轶夫等在内的十六个高手,采靠着西岸的航线,以长木杆撑着石滩,沿河而下。
龙鹰是最关切兄弟的统帅,将最大的风险背到背上来,负起突袭任务。他闭上眼睛,精神贯注在敌军的动静上。
与他共乘一筏的是风过庭、荒原舞和符太三人,前两者蹲在向东岸的一边,竖起盾牌,以挡岸上射来的箭矢,其他三筏亦是如此。敌人只能在岸上远距攻击他们,隔着石滩和宽逾十丈的河面,最接近的距离亦有十二、三丈,威胁不大。
符太则负责控筏,凭内劲撑往滩上可借力的大石,令筏子增速。
风过庭道:“什么情况?蹄声和车轮转动的声音都停下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