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祖陵可不在海岱,而是在隔壁的豫州郡,因为有封王不得擅离封地的禁令,太皇太妃发这道懿旨,是经过了金銮殿上的那位。当然,以她的身份,不经过这位也无所谓,天家断然不敢跟她计较,但是老太太做事讲规矩,而天家自无不准之理。因为懿旨是天家认可的,所以懿旨的内容,也被传了出来——天家这是表明,呵斥襄王不是我干的,而襄王的作为,连他老妈都看不下去了。英王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消息,顿时就高兴了起来,“哎呀,终于能回大名府了,天天在野外待着,起居实在不方便。”在他看来,这就是朝争彻底明朗化的标志,老太太很坚定地站在今上这一边,襄王再怎么折腾,没了老太太的支持,那真的什么都不是。
更别说,丫要派去守墓了,那里就是个豪华监狱,吃住条件都是一等一的,但是等闲见不到人,百里之内都是禁地,赵家的祖陵,只有赵家人才能接近并且祭拜。外人心慕皇族祖陵,想要祭拜的话,也不是不行,百里之外遥祭吧。靠得近了,祖陵有个闪失,或者赵家气运被窃取,这责任谁承担得起?反正襄王一旦去了祖陵,三年之内就别想兴风作浪了,三年之后,今上怎么也能摆平局面了。英王自问,自己这个兄弟被搞定,天家也就该放自己离开了——没人帮忙分担火力,他想作乱也没那胆子不是?于是他写了一封奏折,托朝安局的人递给了天家,说既然太皇太妃身体康健,我就放下心来了,请天家转告皇太妃,此刻是农忙季节,我想回封地劝农了。事实上,英王也确实夹起了点尾巴,若是襄王没有被安排守陵,他递上奏折之后,就敢走人了——太皇太妃都发懿旨了,当然是身体好了。至于说不等回复就离开,这算多大点事儿?他身为封王,原本就不该在京城,是被今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