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整整一百个复合炸药块被成功引爆,威力顺着炸药块快速传播、向内聚集。
由于炸药块是由两种爆速不同的炸药复合而成,导致威力并不是从一点个向四周以弧面扩散,而是形成水平波、作用在炸药块内侧的“挤压器”上。
所谓的挤压器,是被特殊加工过的铼钨合金,在它的内部包裹有一厘米厚的金属铍片,金属铍片里面又包裹着一个一毫米厚的金属铀235薄片。
缘于铼钨合金的高强度和耐高温,在炸药水平波的冲击下,挤压器并没有变形、熔化,而是以每秒接近一万米的速度向内部推进。又因为原子弹是内爆,每一个方向上都有截然相反的两个挤压器相向运动,所以整个原子弹向内收缩的实际速度要翻倍,达到每秒近两万米的程度。
如此高速下,又是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中,人类思维几乎来不及多做反应,原子弹已经收缩到了最核心——核原料部件——水晶之心。
像是一个开口玻璃杯的水晶之心——金属铀235部件,在整整一百个挤压器传递来的冲击力作用下,一瞬间就被挤压成了一根类似手指的短粗圆柱体。
铀235的密度得到极大提升,原子与原子之间变得极其紧密,瞬间突破临界状态,到达超临界状态,持续链式核裂变的前置条件达成。
原子弹内部最后一个关键部件——点火部件在这时激活。
所谓的点火部件,是一个看上去像是手电筒的物品,安置在核原料部件不远处,激活后快速释放出大量中子。中子以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行进,撞入超临界状态的压缩铀235。
其中一个中子,偶然又必然的命中一个铀235原子核,原子核破碎,分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