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物石脸皮厚,自己请假玩了一天,还能装作一副正常下班的样子回家。
晚上,凌晨左右。
他起床穿好衣服,从角院围墙翻出去,来到周康姥姥家。
小院里就住着一个耳背的老太太。
也不用多费劲,带上面具,翻墙进院子,拿出铁锨,在枣树底下库库挖。
直到把木匣子挖出来才算完事。
拿到东西也不管别的,他只是稍稍把土回填。
老太太天天在院子里溜达,再怎么掩饰也没用,她早晚能发现院子被挖了。
张物石也不怕出什么幺蛾子,老太太最多也就认为是她大外孙挖的,她也不可能去举报她外孙。
这趟出门没费多长时间,他就回来了。
到了家,看媳妇还在熟睡,他就坐在耳房小炕上研究木匣子。
这匣子是用松木制成的,匣子表面能看到木材本身的肌理,拿在手上还能闻到一丝丝带泥土味道的松香。
敲了敲匣子,发出闷闷的响声。
用手将匣子上面的木板抽开,露出匣子里的油纸包。
把油纸包解开,借着微弱的火光,他看到了里面金灿灿的物什。
张物石摸了摸嘴角虚无的口水,伸手将匣子里的金条取了出来。
最下面码着十根小金条,上面摆着三根大金条。
现在的“小金鱼”是民国时期制造,采用旧制的1两为一根。
以前16两为一斤,8两为半斤。
折合成以后的计量单位,相当于一根小金鱼儿一两≈31.25。
“大金鱼”是十两为一根≈312.5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