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山第三天。
清晨。
几人收拾妥当,背上背篓,拿上索拨棍就准备出发。
背篓里装着干粮、水囊,还有各种抬参工具,比如鹿骨签子、鹿角匙,小铲子、铜钱、红绳等东西。
索拨棍长约1.5米,棍子的一端系着红绳,红绳另一头系着铜钱,主要用它来剥开草丛,寻找人参,还可以用它吓走各种蛇虫,保证寻参人的安全。
当然了,它还有辟邪的作用,也可能只是心理上的作用。
一支由三人组成的放山队,正静悄悄的行走在崎岖的林间。
林间光线斑驳,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,一群蚊虫嗡嗡地围着打转,新鲜的进口食材总是能吸引它们的目光。
也幸好他们几人是不停的走动,能在一定程度上驱逐这些蚊虫。
队伍里很安静,只有脚踩枯枝的轻响和索拨棍压倒杂草的沙沙声,偶尔还能听到几声沉重的呼吸声。
时间在三人的搜寻中悄然流逝。
这活计拼的就是耐心和眼力,需要全神贯注去干,几人目光如同梳篦,仔细地扫视着索拨棍下的每一丛草木。
可能就在下一瞬间,那株能改善几年生计的棒槌,就出现在最不起眼的角落。
张物石算是来体验生活了。
他本想着用感知力找一找,没想到今天直接被分配了任务,他们要按照“把头”给的路线,三人并排,一齐往一个方位扫去。
那就没办法了。
他不可能说自己不想听“把头”的规矩,要自己去寻参吧?
张物石手里握着一根磨得油亮的“索拨棍”,按照刘小根给他的路